2月8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泰安市泰山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泰山区政协委员王诚提出如下建议:
一、创新校地合作形式,共建多层次的农业合作机制。一是依托泰山区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围绕我区地方农业农村特色和产业发展需求,建设农业创新学科,发展特色农业专业,建立农业专业实验室,打造泰山区高校科技创新联合体。二是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农业专业网站,公布相关农业重点合作项目和最新政策,定期开展研讨会、论坛等高层次会议,加强信息交流,发挥好资源聚焦平台的作用。三是建立农业信息交流平台,开发相关农业小程序、APP等,面向一线农民推广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模式,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加强校地人才合作,建设高素质农业人才队伍。一是聘请驻地高校农业领域知名专家教授和农业专技人员,定期到我区广大农村一线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答疑,进一步健全优化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二是围绕我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落实人才招引政策。建议开展“书记威尼斯官方网站,、区长高校行”活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主动“进驻”校园,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引才行动,大量引进高校优秀农业人才威尼斯官方网站,。多渠道宣传政策,线上线下齐发力,畅通宣传渠道,吸引一批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三是树立引智与引人并举的理念,实现项目与人才协同发展。针对发展实际需求,精选代表性项目,例如省庄镇“茶香果韵”示范区、邱家店镇“汶水河畔”示范区、猕猴桃采摘节等,为人才提供发展机会,同时吸引我区劳动力返乡就业和创业。
三、推动校企合作,加速高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的高效整合。一是探索和构建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以通过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等方式,深化校企合作。二是发挥农业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农业知识教育和培训,提供实习实训岗位、派遣技术人员担任校外导师和创新创业导师等。三是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的政策落实情况、完成情况、产生效益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对各行业、企业和学校进行评估,确保校企合作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全面,营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强化政策保障,助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一是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和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基地的规划建设,以泰山区农业园区为基础,聚焦区域主导特色农业,充分发挥优势,建设产业化专业村和特色村,引导校地合作项目落地转化。二是健全校地合作政策,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在现有的科技特派员和专家顾问团的基础上,建立泰山区下的镇、企协同推广体系,建立聘用制度,根据成果推广使用情况评估绩效,给予补贴,让农业科技更好地转化服务于农业生产。三是要注重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各类农业科技文化节、农业创业大赛、宣讲会、挖掘农业手艺人故事并宣传等活动,宣传农业科技成果,激发农业创新精神,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热线电话:。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